沉着应对流感 大型活动如常
(2009-06-20)
社论
2009年6月20日
据卫生部前晚发表的文告指出,在当天一批11起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新病例中,其中有一人似乎是在本地受感染的。卫生部目前还在调查这名男病患如何感染病毒,但由于他发病前并没到过受甲型流感影响的地区,因此初步判断显示,他可能是本地第一起“非外国入口”的本土病例。
卫生部发言人也阐明:“如果接下来几天再出现更多类似非外来引进的病例,这可能意味着新加坡已出现社区传染的情况。”
自从世界性的甲流感在4月底发生以来,我国可谓步步为营。新加坡是个开放的环球城市,海陆空三路人来人往,希望我们不受感染并不切实际。所以对甲流感在我国的最新情况,我们也无须感到惊慌。
截至当前为止,值得庆幸的是,在所有确诊的77个甲流感病例中,已有27个病患康复出院,其余50人仍留医观察,情况稳定。这说明,流感病毒本身是医药治疗可以控制的。另外,当人们感染疑似病例时,大家都非常合作,立刻求诊,积极提供所到过的公共场合与接触哪些人的详情,这也有助于遏制疫情的扩散。
比如怀疑是第一起本土案例的病患,便在飞机从马来西亚抵达樟宜机场时,立即联络机场人员,并马上电召993救护车到医院去。这是正确的做法。
不过,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全球进入“大流行病”(pandemic)状态,甲流感传播之快,是值得我们警惕的。较早时,卫生部长许文远预言它在我国登陆是迟早的事,言犹在耳,甲流感随即就“登陆”了。而日前,他警告甲流感会在社区传染,这个危险看来也迫在眉睫。甲流感的威胁,是实际存在的。它的传播“速度”,我们无须惊慌,但却必须有所应对。
如果我们能够在社区传染发生之前得到新研发的抗甲流感疫苗,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它的传播。卫生部表示我国暂时还未进入社区传染阶段,因此现有抑制病毒传播的措施还须持续,每个人也应做好本分。特别是刚从疫区回国的公众,最好不要参与社区活动,一旦出现流感症状,应马上接受检查和隔离。
另一点是,我国是个各类国际性会议的中心,已经安排好的各种大型活动不能停摆。如就在下星期一(22日),为期五天的第二届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将掀开序幕,无论是参与人数、活动和商务论坛等,规模都超越去年。约20个国家的部长、政府高官、学者和公司代表的一万名与会者,将济济一堂。因此当局也做好了防范工作:新达新加坡国际会议与展览中心的会场设立了医药护理站,并提供口罩给有需要的与会者。大会也时刻注意卫生部的指示。
至于即将举行的亚洲青年运动会,选手村的地点——瑞士史丹福酒店,则已把酒店第9层楼的23个房间改装成24小时开放的临时医疗中心。当局已经劝请所有选手在抵达我国之前的两个星期,先进行一般流感疫苗注射,而他们抵达后将获得体温测量器、口罩、消毒液。选手们也将有个别的进出通道,并不会同酒店其他房客碰在一起。
目前最受国人关注的,就无疑是学校上课的问题了。全国接近50万名学生正在放假,6月29日开学前,不少学生将陆续从包括疫区在内的国家度假回来,因此不少学生和家长之间已经议论,学校假期是否可以延长。教育部没有直接回应,不过,学校已经做好在必要时停课、挪后测验期和进行“网上教学,在家上课”的准备,使学业不致受妨碍。当局表示,这些预防措施,是2003年沙斯肆虐之后,便已设计停当,准备就绪。
针对甲型H1N1流感或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性,我们随时提高警惕,沉着应战,无疑是最佳的部署。